有着马自达最新设计语言的第三代马自达6(以下简称“新马自达6)即将进入中国,有消息表明这款装备了最新SKYACTIV技术的新车最快将先以进口身份在第二季度在国内市场面世,更漂亮动感的车身设计和全新的动力系统是其最大的亮点。在这些亮点之下的它安全性如何?此前,这款车在美国的IIHS(公路安全保险协会)进行了安全碰撞测试,下面我们将结合IIHS的测试结果来对新马自达6的主、被动安全性进行全面的分析。
IIHS此次进行测试的车型为新马自达6 Touring版4门轿车,将其划分为中型尺寸中等价位车型。车重约1.47吨(IIHS在每次碰撞之前都对测试车精确称重,每辆测试车大概会有0.01吨左右的个体差别),所有测试车辆都配备了2.5升直列四缸SKYACTIV汽油发动机。
在安全配置方面,新马自达6标配有ESC电子车身稳定系统、日间行车灯、上坡辅助系统、SKYACTIV车身结构;气囊方面标配为前气囊加上侧气帘及躯干保护侧气囊。在Touring版本的测试车上还增加了盲点监控系统,以及可选装的智能城市刹车辅助系统。国内版本新马自达6的配置还不得而知,我们希望不论是进口版本还是日后的国产版本,这些主/被动安全系统都不要缺席。
● 被动安全分析(IIHS测试结果分析)
IIHS的测试项目分为5项,分别为正面40%重叠可变形壁障碰撞、正面25%重叠面碰撞、侧面碰撞、车顶强度测试以及车后碰撞/头部保护测试。我们会逐项对新马自达6的成绩进行分析和解读。以下数据直接来自于IIHS。
◆ 正面40%重叠可变形壁障碰撞
新马自达6 正面40%重叠可变形壁障碰撞成绩 总体评价:优 |
|||||
车身结构评级 |
假人受伤情况评级 |
假人约束程度评级 |
|||
头/颈 |
胸 |
左腿/左脚 |
右腿/右脚 |
||
优 |
优 |
优 |
优 |
优 |
优 |
新马自达6的正面40%重叠可变形壁障碰撞测试的评分基于协会的测试成绩以及马自达方面做出的经过协会认证的测试成绩。汽车在测试时以40mph(约64km/h)的时速在驾驶员一侧以车头正面40%的面积正向撞击一个可形变的铝制蜂窝表面。
碰撞结果表明,车辆对假人的约束较好,可以很好地保护驾驶者由于撞击引起的受迫运动所带来的伤害。侧气帘和侧部躯干气囊也正常弹出。在马自达方面的测试中,假人在接触气囊后反弹至座椅,全过程中没有接触到可以引起受伤的坚硬结构。在IIHS的测试中,结果大体相同,假人仅在回弹时擦过遮阳板,车顶以及车顶把手,这些因素最终可能导致轻微的受伤,但总体来看,新马自达6在这项测试中的各项指标均被评定为优。
相关视频:
以下视频为新马自达6的40%重叠可变形壁障碰撞测试。可以看出车辆A柱保存完好,驾驶舱空间保持较好,同时气囊释放及时,假人受到了较好的保护。
更多精彩视频,尽在汽车之家视频频道
◆ 正面25%重叠面碰撞
新马自达6 25%重叠面碰撞成绩 总体评价:良 |
|||||
车身结构评级 |
假人受伤情况评级 |
假人约束程度评级 |
|||
头/颈 |
胸 |
臀/大腿 |
小腿/脚 |
||
良 |
良 |
优 |
优 |
良 |
良 |
为了更好地提高车辆的前部碰撞保护,IIHS在2012年引入了旨在研究车前角位置碰撞事故的25%重叠面碰撞测试,在测试中车辆以40mph(约64km/h)的速度在驾驶员一侧以车头正面25%的面积正向撞击一个坚硬不可形变的障碍物,模拟了现实环境中车辆与其他车辆或树木相撞时的情景。
碰撞结果分析:在结构方面,驾驶员空间保持合理,最大入侵距离为13厘米。其中仪表板入侵距离约为9-10厘米。在乘员的束缚方面,由于假人头部在撞击中移动方向与车身运动方向形成角度,所以即便撞入气囊,但头部还是可能与方向盘左侧和A柱发生碰撞。此外,侧气帘和侧躯干气囊的展开很好地降低了侧面车身结构和物体撞击带来的伤害。因为假人头部在测试中会以较高速度冲向方向盘,所以在这种撞击程度下会导致头部的损伤。同时右小腿也会有可能受到伤害,这也导致了新马自达6在此项测试的最终评定为良。
相关视频:
下面视频为新马自达6的25%重叠面碰撞。碰撞过程中A柱略有弯曲但驾驶舱空间保持较好,侧面气囊及气帘及时打开并起到了较好的保护作用,但由于驾驶者身体位移较大,头部与A柱和方向盘存在碰撞的可能,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更多精彩视频,尽在汽车之家视频频道
◆ 侧面碰撞测试
新马自达6 侧面碰撞测试 总体评价:优 |
|||||
假人受伤情况评级 |
头部保护 |
车身结构评级 |
|||
头/颈 |
躯干 |
臀/大腿 |
|||
驾驶员 |
优 |
优 | 优 |
优 |
优 |
乘客 |
优 |
优 | 优 |
优 |
IIHS的侧面碰撞测试采用了3300磅(约1497kg)的物体以31mph(约50km/h)的时速从驾驶员侧撞击被测车辆。由于在北美SUV和皮卡盛行,IIHS决定将NHTSA(美国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所使用的移动壁障高度提高,从而提高了撞击高度,以模拟车辆被SUV或皮卡撞击时情况。
同时,IIHS采用了小型的假人用以模拟身材较小的女性驾驶者和12岁儿童乘坐者。研究表明,身材越矮的驾驶者和乘客,越容易在侧面碰撞事故中受到伤害。对于汽车厂家来说,这无疑又使得测试更加严格。
测试结果:在测试的碰撞程度下,驾驶员和后排乘坐者受到重大伤害的几率较低;在头部保护方面,由于侧气帘的作用,驾驶员和乘坐者的头部受到了很好地保护,并没有受到由变形的车身结构以及侵入的物体引起的伤害。新马自达6在侧面碰撞测试中的总体评定为优。
◆ 车顶强度测试(翻滚测试)
新马自达6 车顶强度测试 总体评价:优 |
||
整车重量 (单位:千克) |
最大压力 (单位千克) |
强度重量比 |
1459 | 7609 | 5.21 |
每年有超过1万人由于翻车而死亡,虽然依靠电子系统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翻车的几率,但仍然不可能完全杜绝翻车的可能,所以就需要车身尤其是车顶结构有足够的强度以减少在极端情况下乘员的伤亡。
测试时使用一块铁板以恒定的速度挤压车顶的一侧,并记录造成凹陷不超过5英寸(约12.7cm)的条件下铁板上施加的最大力度。这个力度与车身整备质量的比值为评定优劣的参考数值。通常来说达到“良”的强度/车重比为3.25,而在2.5以下的为差。新马自达6的成绩为5.21,评级为优。
◆ 后部撞击保护测试
新马自达6 后部撞击测试 | 总体评价:优 |
座椅类型:电动真皮座椅 | |
座椅/头枕静态评价 | 动态测试评价 |
优 | 优 |
后部撞击保护测试也被称为颈部保护测试。测试分为静态及动态两个部分:静态部分主要考察头枕位置是否符合安全标准。以中等身材的人为例,处于正常驾驶坐姿时头枕高度应尽量接近头部重心,或比头顶低约9cm;同时头垫与头部的距离应不少于10cm。
动态部分测试模拟车辆静态时从后部受到20mph(约32km/h)的同等重量车辆撞击时的状态,只有静态成绩为“中”以上的车辆才可进行动态测试。成绩的评定取决于头部接触到头枕的时间、躯干的加速度、以及假人颈部测量到的拉力和剪切力。最终,新马自达6测试车在静态和动态测试评定中均获得优秀的成绩,总成绩为优。
推荐车型
- 明眸缔造者 背后的巨人番外篇之灯厂
- 国货当自强 哈弗H9 2.0T豪华型试驾体验
- 博采众长 试驾体验2014款观致3 五门版
- 优雅的绅士 试驾捷恩斯3.0GDi 四驱旗舰版
- 打虎亲兄弟!对比试驾4008/C4 Aircross
- 运动豪华至上 2015款奔驰C200L试驾测试
- 忠实伙伴 测试MINI Countryman Cooper S ALL4
- 小马拉大车? 2015款奥迪Q3 30TFSI测试
- 彻头彻尾的颠覆 测试特斯拉 MODEL S P85
- 打虎亲兄弟!对比试驾4008/C4 Aircross
- 运动豪华至上 2015款奔驰C200L试驾测试
- 克莱斯勒Pentastar V6发动机将搭载涡轮和直喷技术
新车上市
资讯排行
- 极氪007GT内饰官图 配全新方向盘/智能车载冰箱 将于4月上市
- 售24.88万起 新款小鹏G9上市 标配AI智驾/双腔空悬 续航最高725km
- 智驾冰箱怀挡上车 第二代元PLUS智驾版上市 11.58万起售
- 预售28万元起/将于4月上市 唐L EV开启预售 配备兆瓦闪充技术
- 13万以内还带激光雷达?零跑B10正式开启预售
- 比亚迪海狮05 EV官图 展现海洋网最新设计思路 将于3月25日上市
- 搭载线性转向系统/续航提升 新款雷克萨斯RZ官图发布
- 宝马2024年研发投入达91亿欧元 新世代驾趣概念车4月首发
- 领克900搭载宁德时代骁遥超级增混电池,纯电续航达280km
- 智己汽车联合阿里斑马智行 行业首发IM AIOS生态座舱
- 五菱宏光MINI EV周销量8839台 2025款五菱缤果即将推出
- 双车齐发!全面升级!2025款小鹏G6/G9正式上市
- 18.36~20.36万元!东风奕派eπ008智驾版正式上市
- 方程豹钛3实车曝光 配备车载无人机/品牌首款纯电产品
- 蔚来与宁德时代达成换电合作 换电网络将采用双网并行模式